3月30日,在宣恩县椿木营乡长槽村道地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里,新建的4栋钢架大棚整齐地矗立在黑湾垭上。在工人的精心培育下,大棚里新繁育的竹节参药苗正茁壮成长。
全媒体见习记者 王文雅 通讯员 郑家云
3月30日,在宣恩县椿木营乡长槽村道地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里,新建的4栋钢架大棚整齐地矗立在黑湾垭上。在工人的精心培育下,大棚里新繁育的竹节参药苗正茁壮成长。
长槽村道地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是村集体企业。2018年4月,由州中心医院驻村扶贫工作队筹资90余万元建成。目前,长槽村有耕地面积3510亩,农业总户数647户1609人,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0户435人。2018年底,在州中心医院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,16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。
虽然脱了贫,但村民人均收入依然不稳定,村级集体经济还是较薄弱。长槽村第一书记姚胜松说。为改变现状,驻村扶贫工作队先后4次邀请省、州、县8名高级专家进村考察调研。专家们一致认为,长槽村地理位置优越、交通便利,可大力发展富硒优质药材产业。
该村迅速行动,第一时间与湖北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、恩施九州通药业公司对接,并取得技术支持。之后,长槽村药材生产种植专业合作社顺利成立,州中心医院首期投入60余万元,建起8座绿色无污染富硒药材育苗大棚。
种苗繁育基地计划开发面积20亩,目前已建好8个大棚,其中,去年12月新建成的4个大棚刚好赶上了今年早春育苗生产。惊蛰过后,棚内每天有四五个贫困劳动力育苗,每人每天100元酬劳。
药材育苗基地的主攻方向是提高土地产出效益,要做到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提高贫困户收入。看着大棚内长势喜人的秧苗,姚胜松信心满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