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讯通中心

欢迎来到 富硒舆情网!!

当前位置:当前所在:首页 > 富硒项目

伍家台:一片茶叶与一群名人的故事

时间:2020-04-29 作者: 来源:

“茶者,南方之嘉木也”。茶树本是生于山野的一种植物,因与人结缘,而立即变得有了灵性,有了文化,有了品味。“神农尝百草,得茶而解之”。自此,茶得以“药”之名进入人类生活,历经演变,渐成饮品,不仅成为市井百姓的生活必需,“开门七件事,柴米油盐酱醋茶”;更成为文人雅士的风雅韵味,所谓“琴棋书画诗酒茶”、“寒夜客来茶当酒”“赌书消得泼茶香”,可见一斑;更有甚者,造就了一代茶圣陆羽,著成《茶经》,演绎出博大精深、绚丽夺目的茶文化。故想起,无怪乎古人造字用尽心机,“茶”乃“人在草木中”,体现的不仅是中国古代人

胡福先

茶者,南方之嘉木也。茶树本是生于山野的一种植物,因与人结缘,而立即变得有了灵性,有了文化,有了品味。神农尝百草,得茶而解之。自此,茶得以药之名进入人类生活,历经演变,渐成饮品,不仅成为市井百姓的生活必需,开门七件事,柴米油盐酱醋茶;更成为文人雅士的风雅韵味,所谓琴棋书画诗酒茶、寒夜客来茶当酒赌书消得泼茶香,可见一斑;更有甚者,造就了一代茶圣陆羽,著成《茶经》,演绎出博大精深、绚丽夺目的茶文化。故想起,无怪乎古人造字用尽心机,茶乃人在草木中,体现的不仅是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状态,更彰显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、道法自然的精神境界。我总认为茶字是最形象、最生态、最有味道的汉字,细细品来,妙不可言。而宣恩县伍家台的皇恩宠锡贡茶,就不仅与芸芸茶客休戚与共,更与一大群名人、伟人息息相关,值得大书特书。

1

游人如织的伍家台茶园。(全媒体记者 宋文 摄)

伍昌臣天助得神茶

相传在清康熙年间,伍氏先祖启老,从湖南长沙逃荒避难来到恩施山中,得受神灵指引,定居于宣恩县万寨乡的一方宝地,命名伍家台,这里地势高亢,雨量充沛,云雾缭绕,适于农作。

传至第四代,于清乾隆22年,产一男名昌臣,从小聪颖,经悉心教养,终成大器。少时伍昌臣家境贫寒,想以经济作物发家,便在屋边开了几丘田,种植蓝靛出售度日。

此地原是一片栎树山,在开垦此地时,细心的昌臣发现,有几十棵野生茶苗,似为天赐,昌臣如获至宝,日夜呵护,苦心培育、建成茶园。每至春来,茶树发芽后,亲手采摘,用心培制,做出成茶,独具特色,味甘香浓。又更兼善于储存,至次年饮用,其色香味形依然如初,被赞为甲子翠绿留乙丑,贡茶一杯香满堂,故而远近驰名。

清道光八年,昌臣老人以70高龄无疾而终,但茶脉永续,英名永存。位于伍家台的伍昌臣墓,已然列为湖北省级保护文物,当地政府又于近年出资修缮,并增设了祭拜台,供人瞻仰,旨在让世人永远不忘这位贡茶的首垦者。

2

伍家台茶碧绿的茶汤。(全媒体记者 宋文 摄)

丛府台邀功献好茶

清乾隆年间,恩施宣恩,改土归流不久,设郡县以治。

乾隆49年,山东永乐举人刘橱,为满洲镶白旗人,被朝廷委派为宣恩知县,极喜爱茶,在当地组织斗茶活动,其中宣恩伍家台茶力挫群雄,脱颖而出。

刘知县为了巴结上司,并将此茶献给施南知府迁毓,迁知府品位三巡,深感此茶非同一般,将部分给了同朝为官的宜昌抚台丛尹昌。

丛大人本是皇上的亲信,深知乾隆平生好茶,中年以后更是嗜茶如命,如今地方上出了此等上品,岂不是邀功讨宠的绝好机会。于是派出专员,蹲守伍家台,亲自操办从采到制的全过程,然后将少许特品细细包装,快马加鞭送至京城,贡于御案。

乾隆帝赐匾奖贡茶

乾隆49年清明节间,皇上正在养心殿,丛尹昌急急奏报,献上当年的明前茶,乾隆大喜。

先看茶形,只见条索紧细,惹人怜爱;再闻茶香,但觉栗香充盈,诱人舌尖。当即命人冲泡,头杯茶,汤清色绿,甘醇香郁;二杯茶,绿中途黄,熟栗香郁;三杯茶,汤碧泛青,芳香横溢。

乾隆连饮三杯,龙颜大悦,赞不绝口,并命人笔墨伺候,乘兴挥毫,手书皇恩宠锡四个大字,制成金匾,派地方官员,敲锣打鼓送至伍昌臣家中。

此后,凡官员至此地,文官下轿、武官下马,每逢重大节日,官员们还不远千里到此朝拜,使得伍昌臣家门庭若市,伍家台贡茶名扬天下。

蒋大为放歌请喝茶

1991年4月,恩施大地风和日丽,著名歌唱家蒋大为慕名来此旅游,在宣恩伍家台,感受到满园春色、贡茶飘香,即兴创作一首歌《请喝一杯宣恩茶》:

鄂西宣恩有贡茶,茶叶之宝甲天下,当年捧茶献天子,皇恩宠锡传佳话。如今茶香飘四海,色香味浓谁不夸;远方的朋友亲爱的客,请喝一杯宣恩茶。

蒋大为当即谱曲,现场高歌,不仅当时迷醉了成群的游客,而且历经岁月传唱至今,已唱出了鄂西,走向了大江南北,把伍家台的美名也传遍神州各地。

专家联袂推名茶

由于伍家台贡茶内质优秀,外形漂亮,加之历史悠久,名人盛赞,得到了业内外茶界专家学者的高度赞美。

日本友人、著名茶叶专家管村先生,喝了伍家台贡茶后,给了味浓、色绿、清香六个字的评价。

中国茶叶研究所资深专家姚国坤和研究员杨锁森、权启爱对伍家台贡茶更是青睐有加,长期关注,三人联袂题字:宣恩茶可提神、可清心、利长生、增友情,宣恩贡茶香三杯,味三巡,实属珍品。

在众位专家的极力推荐下,伍家台贡茶已于2008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(保护),2009年又获欧盟有机食品和美国有机食品等认证, 2010年在中国茶业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奖,与7个国家签订有机茶订单。伍家台贡茶已成为一张打开国际市场的国家名片,现已畅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,深受市场青睐。

郑时兵光大茶产业

郑时兵是土生土长的宣恩人,爱茶,如痴如醉。从喝茶到种茶,再到卖茶,直到茶旅融合,以茶为生。

为此,他变卖所有家产,成立了伍家台昌臣贡茶公司,承包了伍家台千亩茶园,发动村民,村企共建,以企带村,大兴茶叶。

近年来,郑时兵更是大胆创新,延伸茶产业链,大搞茶旅游,把全村的茶园当景点建设,把茶区当景区来经营,把茶农当导游来培训,把茶事活动当体验旅游来推广,把茶叶产品当成旅游商品来营销。伍家台的一片茶叶已种出国家4A级旅游景区。传承历史的贡茶书院已启动建设。伍家台茶旅度假小镇也将开工。郑时兵又做起了茶旅融合的大生意。既卖茶产品,又卖茶文化;既卖风景,又卖生态,一幅茶旅融合、文旅融合、农旅融合的乡村画卷正在泼墨而成。

如今,宣恩伍家台因茶而兴、因茶而富,因旅而名、因旅而旺。有诗为证。

其一:皇恩宠锡名天外,贡茶出自伍家台。云雾山中承灵露,红砂岩里孕硒胎。春分冒尖雀舌起,清明开园迎客来。一叶神奇动九州,灵草遍地富万代。

其二:皇恩宠锡名天外,文脉绵延伍家台。昌臣名重人去后,乾隆题匾今犹在。大为歌声余音绕,尔重诗赋放异彩。还是宣恩茶好喝,两任领袖御口爱。

其三:皇恩宠锡名天外,风光无限伍家台。十里茶海映云海,草木中人最生态。载歌载舞采叶忙,且饮且评诗兴开。农旅融合唱大戏,乡村更比城镇帅。